首页 | > 企业文化 > 文化艺苑 |
工地光影长卷
在广河之畔,一座承载着城市梦想与希望的体育公园正在拔地而起。这里没有浪漫的诗意,只有一群用汗水与执着浇筑未来的建设者。他们的故事,是一曲关于奋斗、坚守与梦想的赞歌,在昼夜交替的光影中徐徐展开。
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,广河体育公园的工地便已苏醒。五月的烈日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,气温迅速攀升至30多度。钢筋在阳光的暴晒下变得滚烫,仿佛能灼伤人的手掌;水泥地面蒸腾着阵阵热浪,让人喘不过气来。安全帽下,工人们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,紧紧贴在身上,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滑落,滴落在脚下的土地上,转瞬便被蒸发殆尽。铁建青年们手中的图纸,是他们建造这座体育场馆的“指南针”。这些图纸在他们的掌心被反复摩挲,边角早已卷起褶皱,上面还布满了汗水留下的痕迹和随手标注的记号。每一处线条、每一个数字,都承载着他们对工程的严谨态度和对质量的严格要求。他们深知,这个体育公园不仅是一座建筑,更是城市形象的代表,是未来举办各类重大赛事和活动的重要场所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随着暮色降临,最后一缕阳光被黑暗吞没,工地却并未陷入沉寂。探照灯瞬间亮起,刺破浓稠的夜幕,将整个工地照得如同白昼。混凝土泵车的轰鸣声、钢筋的敲击声、机械的运转声,交织成一首独特的“工地夜曲”。在这嘈杂的环境中,工程师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。全站仪的红光在深夜的工地上划出醒目的坐标,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,指引着施工的方向。机械臂挥动的轨迹在灯光的映衬下清晰可见,宛如一条条灵动的银色巨龙,在夜空中舞动。反光马甲上的铁建标识,就像是黑夜中永不熄灭的勋章,镌刻着建设者们的坚守与担当,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熠熠生辉,将“逢山凿路,遇水架桥”的誓言织进每一寸土地,见证着钢铁意志与城市脉搏的共振。
工程师老杨是这支建设队伍中的一员,他已经在工地上连续奋战了多个日夜。熬红的双眼布满血丝,却依然紧盯着施工进度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他说:“每一个数据、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,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。”在深夜的工地上,他和同事们相互配合,反复核对数据,调整施工方案,确保每一处施工都符合设计要求。当天际泛起鱼肚白,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稍作休息,又将新一天的晨曦揉进未完成的蓝图中。
在这个工地上,每一个建设者都有着自己的故事。小孙是一名年轻的技术员,他来自农村,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,毅然投身到艰苦的建筑行业。尽管工作辛苦,但他从未抱怨过。他说:“看着这座体育场馆一天天‘长大’,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。等它建成了,我一定要带着家人来这里看比赛,告诉他们这是我参与建造的。”
然而,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在施工过程中,他们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。复杂的地质条件给下沉式看台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难题,坚硬的砂石地导致绿化很难完成,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……面对这些困难,建设者们没有退缩,他们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,日夜钻研解决方案。通过反复试验和调整,最终成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。
在昼夜交替的光影中,广河体育场馆逐渐成型。从最初的一片荒地,到如今看台主体完成;从钢筋的绑扎,到混凝土的浇筑;从每一块砖石的堆砌,到每一个细节的雕琢,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心血和汗水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,将蓝图上的线条变成了现实中的宏伟建筑。
广河体育场馆的建设,是中国铁建参与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。无数的铁建儿郎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,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,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添砖加瓦。他们或许平凡,但他们的精神却闪耀着不平凡的光芒。他们是城市的筑梦人,是时代的英雄,他们的故事,将永远铭刻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砥砺前行,追逐梦想。(作者单位:二公司)